□苏报驻高新区记者 刘晓平 苏报通讯员 黄自刚
沪苏同城化,开放再出发。
今天,苏州高新区再次向上海客商抛出投资兴业、合作共赢的“橄榄枝”。在“海纳百川 汇聚高新”苏州高新区融入沪苏同城发展推介会上,一批沪苏同城合作、总部经济、产业创新等项目即将签约,一系列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开放合作载体平台即将揭牌、启动、发布,为高新区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增添新引擎新动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势如潮涌。潮起扬帆,这是苏州高新区乘势而上、主动作为的诸多行动之一。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该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强化协同发展,伴随着“产业圈”“科创圈”“幸福圈”的加速形成,区域高质量跨越式迎来澎湃动能。
发力产业补链强链
打造紧密通融“产业圈”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弄潮儿要向涛头立。
以奔跑者的姿态接轨大上海,高新区的“路线图”首先发轫于产业。
累计超13万行软硬件代码、2560小时在线协同,带动上海苏州等地约20名工程师深度参与……在苏州微五科技有限公司,电机控制MCU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计划紧张有序。“我们通过自有协同创新平台,足不出‘苏’就能与上海公司、同济大学、第三方机构的各类人员一起研发。”
微五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长三角“基因”,由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赛昉科技有限公司与位于苏州创业园的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
无独有偶。作为长三角日资第一高地,扎根高新区的620家日资企业也从产业协同中汲取了大量“营养”。“目前已经认定的省级智能车间和正在申请的省级智能车间中,日本设备只占到了25%,近50%都是由苏州厂家提供定制设备,上海公司提供配套软件的服务。”晶端显示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产业协同合作就犹如增添了一味“催化剂”。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苏州创业园,从上海浦东等地到苏州城西这片热土,苏州高新区所谋划的是突出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努力打造长三角高端产业承接、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互惠共赢。
锚定航向,直挂云帆,一系列产业补链强链行动清晰昭示着高新区的决心与魄力。
......
Copyright ⓒ 2020 苏州微五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028508号-1